![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关于“泉源高中”,留给教育界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老师带着一帮学生“撕书重组”知识板块。不过,这一举动之外,泉源的里里外外都堪称“特立独行”。不过当你细细品味其底层逻辑时,会发现其所有的行为又都在情理之中。
本周就带您一起来品一品蒲公英教育智库与重庆市32中联合出品的泉源实验班……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我们知道,国际上公认的21世纪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2、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素养);
3、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怎样才能让这些看了就犯晕的概念一个一个接通地气呢?
泉源实验班用一张风筝图清晰地展现了对这些核心素养的理解。通过这张图,你瞬间便可以看到一个完整、优秀的新型人才的基本轮廓,包含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律能力四个方面。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你只要拥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如果是老师,学生会为你不用教案也能滔滔不绝而惊叹不已,如果是学生,可以凭借用超强的记忆力记住课本边边角角、常被忽略的细节知识而跟同学拉开决定性的差距,使他们难望其项背,羡慕嫉妒恨。但是,现在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常常戏称为不及巴掌大的kindle管用的“两脚书橱”。
因此,过去只要你能记,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牛;现在则是,你什么都没记住,甚至完全进入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你还知道怎么办,才是这个时代所承认的“牛人”。这就是当今时代的一项重要素养要求——学习能力。
泉源实验班将“学习能力”细化为:梳理问题,搜索信息,提炼要点,撰写文本,积累资源,工具运用,逻辑思维等多个方面。
因此,“记忆式学习”在泉源了无踪影,学生们不再拼谁是 “知识达人”,而是随时随地都在拼谁是“快速学习达人”、 “解决问题达人”……
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就是泉源的首届学生和他们的导师用了整整一周做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跨年级跨学科梳理教材,撕掉,重组,形成新的学习模块。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当老师带着学生们从过去被动学习知识的场景中抽身出来,冷眼旁观时,发现现行各学科教材的纵向逻辑以及横向的学科之间都有诸多不顺,逻辑不成系统、学科之间大量重复……
经过梳理之后,学生们发现学科之间有很多课程其实完全可以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主题、逻辑完善的系统,并且知识点还一个不落。因此,才有了这一惊人举动。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经过这样的梳理、重组之后,形成了泉源学生自己编的个性化教材。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教材还是这些教材,知识还是这些知识,但是因为加入了“学生从编者的视角”来思考时,他们就不再是一个“学习知识的人”,而是一个“思考怎样学习知识的人”,而这两种类型学习者的视野和水平显而易见。
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思路——信息材料搜集——撰写文本……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泉源每个学生的学习基因。
有了这样的学习基因,就连学生的寒暑假作业也都显得很个性化,比如有研究梯田的,有做菜市场菜价调研的,有做全国各地美食调研的,甚至有研究汉服的……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表达能力
我们中国有句歇后语:茶壶里的汤圆——有货倒不出,很形象地说明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今天个性化时代的今天,良好的表达能力几乎决定了个人价值发挥程度。你能对一个人很好地表达,那么就对这个人发挥你的价值,能对一群人很好地表达,对能对这群人发挥你的价值;如果跨文化、跨地域也能很好地表达,那么个人价值的发挥便可横向、纵向放大N倍……
因此,“表达能力”是泉源实验班四大核心能力之一,其具体内涵细化为报告演讲,跨文化沟通,传播工具,PPT,Excel等。
自成立之日起,泉源就在努力给予学生各种机会和平台去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小专题式的学习是泉源训练学生这方面能力最常态化的方式。每个学生都会是一个知识板块版主,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完成学习之后进行学习成果报告。
因此,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学习报告,学生就不得不去操心怎样选择优质、有效的材料?怎样高效阅读,抓取关键信息?怎样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去发现信息背后隐含的事实、真相?怎样将自己的研究结果用很恰当地用语言进行表达?用什么工具表达?……
这样一个项目式学习,一做可能就是一两个月。比如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主题学习,学生都会有这个大主题下的某一个小主题的个人研究。
老师要求报告以剧本的方式呈现,标准是可以达到演出标准。这下学生就有得忙了,搜集资料、构建完整的戏剧本(人物、场景、对话)、寻求导师建议、反复修改、服装设计、道具、舞台设置……最后,合作演出。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因此,对学生个人来说,是个性化、项目研究式学习,整个班级来看又是合作探究式学习,除了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训练之外,个人演讲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训练自然融入了其中,各类应用类型的工具,如PPT、excel、可视化思维工具、视频制作剪辑以及其他方面的传播工具,自然熟练。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表达能力的训练当然不止于与熟人圈。跨文化沟通能力也是泉源重点训练的能力。跨文化,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城市跨越到城市;城市跨越到乡村;国内跨越到海外。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因此,泉源学生每年都会有一次在泉源乡村及城市基地轮换学习与生活,以及策划和实施海外自助游等。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生活能力
在泉源看来,生活能力应该包含运动与劳动技能,健康常识,烹饪技巧,心理与情绪管理,礼仪与伦理等。
泉源开设了大量以训练生活能力的课程,公益类,如日常清洁、社区服务等;烹饪,如烹饪基本技法、家常招待等。每次基地游学、户外露营等活动,都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劳动类,如农业种植、手工艺等。每年游学季节,学生们都会到基地轮换生活,其中泉源的乡村基地,为学生参与、体验劳动生活提供了绝佳机会。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还有户外生存技能方面,如徒步、骑行、攀岩、露营等。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泉源解读为制定计划,安排分工,管理KPI,进度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在泉源的教室里,你看不到类似于守则、纪律字样的牌子或者标语,不是放在了某个不易被发现的角落里,而是根本就没有。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因为这里几乎90%以上的常规事务、常规管理,都是由学生根据自己拟定的几张表格和班级公约,自组织完成。
学生们常常因为班级管理意见不统一,争论很激烈。多数问题都能通过这种激烈的碰撞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只有实在“争”不到一块儿或者明显不合理时,老师才会介入,做一个清晰的引导或梳理。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除了班级事务性的自主管理,在日常的项目式研究学习中,自律能力训练更是凸显。
比如,在“流言终结者”这个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报告、电视节目策划书、形成一个8~10分钟的表演、剪辑制作成节目视频……整个过程的策划、计划安排、恰当分工、进度控制等全部由学生自主进行。在这样的任务情景之下,学生必须有极高的自我管控能力,否则制定的计划、任务就只能一个个打水漂。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因此,泉源看似没有了各种宣扬要养成自律、自主习惯的条条框框,却在不断制造需要高度自律才能完成的各种学习任务、场景,悄无声息地训练了学生高度自律的能力、习惯。
这张风筝图的四大核心素养贯穿了泉源学生日常学习的点点滴滴,形成了泉源的学习特征:
更广泛的学习—知识+能力,对未来十年人生发展深度影响;
更深入的学习—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有实力参与各领域的顶级游戏;
更有效率的学习—课堂中信息技术等学习工具的全面运用;
更有意义的学习—建立更开阔的视野,关注内在生命的成长;
更有主动的学习—独树一帜的学习分工与合作,以及教练式引导;
学以致用的学习—关注STS(科学、技术和社会),紧贴现实课题的研究;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一旦这些特征深入学生骨髓的时候,这张风筝图就成为了泉源学生手中的“倚天剑”,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但“剑”永远只是一个工具,没有目标,它再厉害也不能发挥其价值。泉源实验班训练学生的这些素质,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
泉源教室里的标语——“认识世界,找到自我”;“好奇心、开放性思维、探索精神”就是答案。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两条标语是泉源教室里为数不多,也是最核心的标语,代表了泉源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简洁而明确——最终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真正的自我。
新版泉源已经升级到从录取之前就开始帮助学生踏上“寻找自我”之旅:来申请入读泉源实验班的学生,在面试前就会被要求用思维工具梳理出自己最擅长的学科重点,并在面试时作40分钟左右的陈述;同时还要准备一些展示自己特长和研究方向的视频;整个过程还要求家长全程参与。
一个学生的入学,变成了学生、家长、泉源共同参与的“三方会谈”,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充分了解学生,以期更好、更早地帮助学生走上发现自我之旅。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一个清晰、明确的行走方向(找到自我)加上助于顺利行走的有力“武器”(四大核心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生活能力、自律能力),帮助学生走得更远,更深,更高,更精彩……这就是泉源努力的方向和最终的期许。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 这所创办四年的学校,如何让核心素养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