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禹辰:我心中的好学校 战禹辰:我心中的好学校]()
战禹辰|泉源实验班高二学生
十二岁以前,他几乎没有学科知识的学习基础,怀疑自己是一个家乡的学校容纳不下的学生。后来在泉源实验班里一步一步找到学习的动力,在他眼里,好学校是什么样子?
各位老师,晚上好!
我叫战禹辰,是重庆泉源实验班高二学生。李斌老师邀请我担任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大会主席,我再三思考后答应了。不是我有很多主意或者资源可以帮助到这个大会,而是我有很多话,想代表无数像我一样的学生,向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表达,或者并不完全正确,但正如李斌老师所说,一个关于教育的年会,应该有我们不成熟的意见作为参考,甚至可以作为各位老师谈论的起点。
一年多以前,当爸爸妈妈把我从遥远的东北送到广州,又辗转到重庆的时候,我虽然对新的旅途有一点点好奇,但更多的是绝望——我觉得,是因为自己学习上的问题,所以家乡的学校才容纳不下我这样的学生。
当然,那时我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许多学校无能为力的。在十二岁以前,我几乎没有学科知识的学习基础。因为从小身体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父母从健康的角度让我专注体育,于是我成为了一名花样滑冰运动员。我在运动场上呆了11年,也拿了很多奖牌,包括全国中学生大赛亚军等。
到了初中,我又因为身体的原因放弃了运动,回到了教室。在我练滑冰时,我幻想最多的就是有一天我能够在教室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可现实很残酷,我已经跟不上各科的学习,得到的只是遥远的差距、无尽的压力和“差生”的待遇。我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书本,它跟我对未来的梦想有什么关系?很快,我每天上课只剩下睡觉和玩手机的空虚。我很大的个子,坐在教室后排,结识了一大帮跟我一样曾经有天赋、曾经有梦想,但终于发现学校和父母的功能就是扼杀梦想,从而变得玩世不恭的学生。
是的,各位老师,我想说的是,你们学校有很多你们眼中像我一样的“差生”,他们其实很有天赋、很有激情、很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愿轻易随波逐流,并不愿轻易被标准答案捆住,但是他们也最容易被学科整齐划一的进度、学校整齐划一的考试、老师整齐划一的判断和规定伤害,并被牢牢地压在每一个班级学习资源和荣誉的最底层。
在泉源实验班,我的导师告诉我,全世界所有学校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对每一个不同天赋的学生“因材施教”。只是这样对老师和学校提出了太高的要求,所以只能逐步推进。尽管如此,但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仍然直觉地认为,如果你们重视学生自身具备的潜力,并懂得如何有效地开发这些潜力,学校和老师就不用像我曾经的学校老师们那么累,“因材施教”的梦想会更快变为现实。
好吧,告诉您一个秘密:今天在泉源实验班成绩并不太好的我,也是有梦想的。我的梦想在商业方面,就是让自己的家族企业在我的手上进入中国上市公司前100,我想获得多一点的实践机会,得到更大的学习空间,这就是我的学习动力。于是爸爸妈妈帮我找到了泉源,这里给了我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让我梦想成真的地方。
虽然我成绩不太好,但已经不再感到任何的无力感,因为这里鼓励从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地方展开学习,并且每一位老师都真正地在重视和帮助我们。我认为让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充分了解自己,思考人生方向,找到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反倒还会起到推进作用,当学习从外在压力变成内资的需求时,就能从渐渐“被扼杀”变成渐渐“被释放”。比如这几个月,我正在筹备组织的“泉源商业社”,就对我的各方面知识素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我认为兴趣和性格才是一个孩子灵魂和心灵最真实和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抓住这两点去发展他们,让他们以满足真实的兴趣和成就人生的愿望为种子,并思考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条件。正如老师曾经跟我讨论过的,商业成功的前提是做人的成功:这包括基本的知识素养、更高的学习平台、更全面的综合能力、更加“利他”的人生使命感,甚至包括学会与这个自己并不理解的世界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去适应老师、适应学校、适应社会等等。
好吧,说说我希望碰到的好学校:我希望老师能打开学生的内心,学习从兴趣出发,习惯从内在修养开始;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校的制度是合理但被严格执行的;老师和学生不再是“猫捉老鼠”的关系,而是有一种畅通的师生交流;老师多给学生鼓励,学生多给老师尊重,甚至是一种“忘年交”的关系……我向您保证,如果我碰到这样的老师和学校,我一定会成为这样的学生:竭力发展自己,无论是成绩、品格还是才能;拼命帮助您,无论是班规、荣誉还是资源;永远尊重您,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
谢谢您的包容和聆听!
(本文为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开幕致辞,感谢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参与和支持,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期待后续会议的炫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