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所谓的概念,去发现真正的学习 忘却所谓的概念,去发现真正的学习]()
发现真正的学习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逐渐兴起一种新的学习形态。随着这种形态的延展和推进,它几乎成 为了课程改革绕不开的关键步骤。它,就是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 PBL)。
其实,PBL 并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新概念,一百多年前杜威提出“做中学”“学生为主体” 时,PBL 就已萌芽。又由于 PBL 本身具有混合学习模式的特点,国内教育者常常把 PBL 和探 究性学习、主题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相混淆。
那么,PBL 究竟是什么?它凭什么获得这么多关注,它的优势在哪里、难点又是什么?如 果学校要采用 PBL,该如何做?在本期杂志中,我们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选择美国High Tech High特许学校(以下简称HTH)作为封面报道,是因为HTH从建立之初就确定了完全以PBL 模式办学,17年来,让学生通过PBL 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解决问题中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能成为HTH 的办学宗旨。HTH的重心不在于PBL本身,而是支持PBL 常态化实施的整套体系:项目联合设计与角色分配机制;提供参与动力的社区展示之夜;老师的招募、聘任与培训制度;工具与环境;更底层的软技能培训等等。我们可以看到,HTH 没有沉迷在PBL的概念中,而是基于问题洞察,将最大的精力和资源放在通向目标的道路建设 上。
在实施中,PBL 对教师的过程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将学科知识打碎融入一个个项目内,也是极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似乎有点令人望而生畏。但也有学校走在前头,勇敢地进行尝试并不断完善。在“跨学科的挑战”这个板块,我们就介绍了比如蒲公 英泉源学校,2016年9月开始实施 PBL,将高中9门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三分之一的教学是用PBL 的方式完成的;重庆巴蜀小学,由最开始单一的桥项目,发展到每个年级拥有符合自己年段的特色项目,融合了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多个学科知识……
这些学校的PBL有的长达数月甚至一年,有的可以在一周内甚至两三节课中完成。可见, 老师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任务难度和所需时间,PBL 其实没有那么烫手。
PBL 可以是跨学科的,也可以单个学科为主,比如发生在湖南乡镇高中的英语PBL 初探,资源相对匮乏、班额大不好管理、学校理念陈旧,但积极进取的老师们仍然突破重重困难,主动学习,将PBL 带入课堂;重庆南坪实验小学,五个校区分别选出3~5位教师代表进行PBL 学习和培训,一起打磨项目方案:主题如何确定,量规怎么设计,何时搭建脚手架等,在友好互助的竞争氛围中,将数学PBL做得有模有样;山东潍坊文华小学,PBL 对应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口 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内容,并且提炼出基于证据的评估……在“单学科演练”这个板块,说 不定能找到你感兴趣的学科。
享用了前面的案例大餐,“延伸阅读”板块我们将带着读者进行经验总结。为什么说 PBL 是目前人们发现的可以最大可能承载“融通”“应用”理念的新教育模式? PBL 实施过程中, 老师们面对的共同难题有哪些,该如何解决?新手老师怎么开展PBL呢?教育专家、课程设计师和亲历PBL 的老师现身说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大家讲自己的PBL 经验,并给出可行的建议。
为方便老师们备课,本期杂志还特别设置了“资源包”板块,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运行PBL 的工具,比如设计驱动性问题的方法、非常好用的思维工具、小组分工的窍门等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PBL 的学习方式在媒体的曝光度还会持续走高。然而,不管PBL是否只是一阵教育飓风,我们都需要回到教与学本身。忘却所谓的概念吧,去发现真正的 学习。
![忘却所谓的概念,去发现真正的学习 忘却所谓的概念,去发现真正的学习]()
![忘却所谓的概念,去发现真正的学习 忘却所谓的概念,去发现真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