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规划的背景
(一)新的社会环境,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急剧全球化及科技发展的冲击下,国与国的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跨国知识与资本的网络比比皆是,教育范畴的发展也不得不跟随社会及经济制度的变更而进行前所未有的革新。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学生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学校必须以因时制宜的知识和技能去装备及充实他们;在课程发展方面,其趋势是一种以装备学生能够迈向未来的教育,拥有多元智能取向,因应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从而培养他们拥有社会-网络智能、经济-管理智能、政治-决策智能、科学-科技智能及文化-道德智能,并由具有课程及教学领导能力的学校工作者去统筹以智能取向的课程改革。
课程作为从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范式转为由个人化发展至本地化,再而全球化;课程的内容及质素,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重点,通过课程设计,课程规划和课程装备,学生除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外,更掌握多元思维,从而衍生多元智能。
因此,学校的课程里,有需要为学生安排不同的情境学习,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及在课堂外的不同经历学习,运用所需的情境思维,去识别、掌握及决定价值和行动的判断,并藉着循环的行动学习过程,衍生及累积各种多元智能,以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每一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最终都拥有一种综合的「个人思维」及「个人的多元智能」,通过课程的行动学习去综合科学、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思维,以发展及掌握社会-网络智能、经济-管理智能、政治-决策智能、科学-科技智能及文化-道德智能,这些智能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增值(valuedadded)和巩固 (consolidated) ,使预期的目标得以完成。
(二)泉源的文化基因,注定我们要成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核心表达:认识世界,找到自我
办学理念:办一所鱼与熊掌兼得的学校
育人目标: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泉源一直坚持着“认识世界,找到自我”的核心理念,我们始终坚信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考试,而是为每一个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学校课程的目标也同样如此,我们希望在泉源学习的学生通过泉源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能够学会和掌握去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希望引导学生在不断向外探索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保持对自身更加独立的思考,找到真实的自我。
在看重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同时,我们同样尊重和重视知识和考试的重要性,泉源将“办一所鱼与熊掌兼得的学校”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是因为在多年的教育研究、观察和实践中,我们坚信知识与考试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并不矛盾,学习能力与考试能力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同样十分重要。每个学校都了解并认可这样的理念,但很多学校由于各样的限制于原因,只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想法,对学生应该具备和培养的能力有哪些,这些能力需要哪些与之对应的训练方式来进行培养,能力的培养和课本知识之间如何进行关联和嫁接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所以很多素质教育的措施都只能流于表面。泉源学校基于蒲公英教育智库的研究和服务能力,对学科知识学习、考试能力训练和学生素养培养各个关键领域都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研究,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更加科学的解读。我们将整个智库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泉源学校,让学校“鱼与熊掌兼得”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支撑与保障。
面对中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后不断爆出的众多问题,我们希望泉源的孩子们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方法,明确自我不同人生阶段的目标,怀揣对社会、对世界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将如何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作为学校所有工作思考的出发点,无论是行政管理、教学研究、后勤支撑等常规的学校工作,还是蒲公英教育智库的支撑、社会资源的开发、专业支撑的联结等充分体现泉源特色的工作,学生在校的学习体验是我们最大优先。
正式基于泉源学校这样的文化基因,以及泉源“智库研究+学校办学”这样一种领先全国的办学方式,泉源的课程设置必然是在研究了全世界众多优秀教育案例和许多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量了学生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将最前沿和最科学的教育理念贯穿在课程规划其中。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泉源必定会成为国内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在这这里你会看到很多前沿教育理念是如何在国内知识和课程体系下落地,传统国内教师是如何通过不断学习成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教育者。
二、泉源课程架构
在不断的教育研究中,我们了解了目前各国流行的主要学习方式,探讨了不同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的优缺点,最终我们确定了将项目式学习方式最为泉源的基础学习方式,同时配合传统课堂高效训练、多学科整合、艺术统整等众多学习方式,将泉源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
我们将泉源的课程分成了“课标课程、支撑课程、发展课程”三个大类:
![蒲公英泉源学校课程规划方案 蒲公英泉源学校课程规划方案]()
课标课程:课标课程包括了国内中学课程标准里面所有要求的课程和学习内容,确保学校的学科设置符合国家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同时我们在对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的设计思路,对课标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重组,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项目学习流线。让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支撑课程:基于项目式学习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成果展示的特征,我们发现为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以及最好的学习成果展示,课标课程的内容是不足以支撑学生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的。因此我们基于学生解决学习发展需求,设置了一系列支撑课程,让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学习任务去学习知识的同时,去了解和掌握更多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技能。例如:表达与演讲、各类软件应用、思维训练等。
发展课程:在课标课程和支撑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对自我的发展有一个渐渐清晰的方向,也会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学习需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我们开设了一些列发展课程,希望每个孩子发展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和保障。例如:留学语言课程、艺术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等。
三、泉源学校项目式课程规划
全人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泉源学校在办学中的坚定追求,我们在泉源学校的各类课程和活动中贯穿核心素养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在分析过各个年级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发展水平后,提出了各个年段的重点培养目标。
各年段重点培养目标:
年级 | 重点目标 | 目标说明 |
初一 | 学习习惯的养成 | 多种学习方式的尝试 对于支撑课程的应用 学习内驱力的激发 |
社会责任 | 了解本土的文化与历史 |
认识关系 | 自我与他人的差异 集体、规则意识 身心健康 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结合 |
信息素养(初阶1) | 信息搜集 信息整理分类 |
思维能力(初阶1) | 关联地看问题 (形象化) |
表达能力(初阶1) | 激发学生表达的意愿 学会多种方式的表达 |
初二 | 自我管理 | 自我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的方法 (时间规划管理) 自我反思 自我健康管理 自我经济管理 |
实践与动手能力 | 实验观察、设计、操作、分析 学会利用工具 |
信息素养(初阶2) | 多来源信息搜集、整理 信息价值评估 |
审美能力(初阶2) | 了解艺术史 鉴赏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类) 简单创作 |
思维能力(初阶2) | 逻辑思维的建立 思维可视化的表达 |
初三 | 社会责任 | 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关注一些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
生涯规划意识 (应试能力) | 全面了解自我的兴趣与能力 开始思考未来的规划 |
高一 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 全球意识 | 国际交往能力 理解文化的差异性 社会公益 |
自我规划能力 | 自我管理(习惯、健康、学习) 自我规划 |
学习能力 | 学习态度与习惯 学习方法 学习内驱力 |
信息素养(中阶) | 信息价值判断 有效地使用信息支撑论点 |
思维素养(中阶) | 学习设计思维,并进行创作 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
高二 | 深入探究 | 使用更专业的资源去分析和处理更复杂的真实问题 |
审美能力(中阶) | 个性化地创造与表达 产生个人的审美倾向 认识审美在各个领域的功能 |
表达能力(中阶) | 在更加正式的场合恰当地表达自己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表达 掌握更多表达的工具 |
财商素养 | 了解更多经济学专业知识 能够利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高三 | 应试能力 | 复习的方法 考试的技巧 心理健康 |
生涯规划的能力 | 自我清晰的定位 科学的未来规划 职业体验与了解 |